专题学习

“一餐一饭系心间,一举一动为人民”——习近平在福州(二十二)

发布时间:2020-09-25 10:15:00    阅读:5796

   采访对象:胡冀闽,195212月生,河北鸡泽人。19891月起历任福州市财贸委科员、副科长、业务科长、副主任。20023月后历任市贸发局副局长、市政府副秘书长、市重点办和金融办主任、市行政服务中心主任和机关党委书记等职。20132月退休。

   采 访 组:邱 然 黄 珊 陈 思

   采访日期:201762

   采访地点:福州市芳沁园

   采访组:胡冀闽同志,您好!习近平同志任福州市委书记时,您是市财贸委业务科长。听说你们初次见面是在一个人声嘈杂的农贸市场?

   胡冀闽:是的。我于19891月到市财贸委工作。习书记来福州任市委书记的时候,我在市财贸委任业务科长,工作内容包括副食品市场的供应和管理。

我第一次见到习书记,是在1991年春节前,那时他到农贸市场检查市场供应情况。那天,我作为工作人员,在市场配合他检查工作。

   习书记检查工作很仔细,不时询问一些情况。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他在视察猪肉蛋品摊点时对我们说:“咱们福州市的老百姓过年吃年夜饭的时候,家家都要准备一碗‘太平燕’,主要食材就是猪肉和鸭蛋。你们保证充足的供应,就是‘保太平’!”

   大家一听,都会心地笑了起来。习书记不但了解和关心市场,而且像老福州人一样对福州饮食文化很内行,对福州的民俗文化、饮食习惯十分了解。

   走到蔬菜区域时,习书记看到蔬菜供应充足,品种也很丰富,感到很满意,说:“咱们福州的老百姓有句话——‘三天不见青,两眼冒金星’,这个青,指的就是绿叶菜,萝卜、黄瓜之类的都不算。”他还说:“要保证蔬菜的种植面积,才能保证市场的供应,但是绿叶菜的病虫害比较多,所以要用高效和低毒的农药,保证食品安全。”当时,我就感觉到,习书记对百姓的餐桌非常关心。他那个时候就要求,不但让百姓吃得好,还要吃得健康。

   从那次之后,我就能经常见到他,因为每逢国庆、元旦、春节等重要节日,他都会亲临农贸市场查看市场供应情况。

   习书记非常关注民生,十分重视福州市的“菜篮子工程”建设。他要求大力发展副食品生产基地、蔬菜生产基地,加大养猪、养鸡、养鸭、蔬菜种植的投入,保障市场供应。

   我们福州的山区,特别是高山上,还有“反季节”的蔬菜种植基地,一直运营得很好,很受市场欢迎。所以,在习书记主政期间,按照他的要求,福州市做到了以“当地生产为主,外地供应为辅”的供应格局,肉、禽、蛋、菜、果都很充足,价格也很平稳,百姓对此很满意。当时的媒体有一份问卷调查,评选市民“最满意的市委市政府为民所办的实事”。其中,“菜篮子”丰盛,价格平稳,被评为“最满意实事”的头一件。在习书记领导下,福州市被评为全国“菜篮子工程”建设先进城市。

   习书记重视食品质量。他了解到福州有家老字号食品厂,叫“民天食品厂”,主要生产酱菜、调味品,质量很好,深受市民欢迎,有几个产品还很紧俏,一直供不应求。习书记知道以后,高兴地说:“民以食为天,企业必须要重视产品质量。”

   采访组:除了保障市民的副食品供应外,习近平同志当时是如何重视对部队、学生等“特殊”群体副食品供应的?

   胡冀闽:除了要求保障市民的副食品供应外,习书记对“特殊”群体也格外关照。

   他一直非常关心部队,要求我们一定要保障部队的副食品供应。当时我分管副食品供应,每年建军节前,我们都会组织企业给部队、干休所准备出当年最好的新鲜绿豆。新绿豆煮绿豆汤是最好的,很容易开花,煮出来很香,是防暑降温最好的饮料。

   部队里有很多老同志是北方人,喜欢吃饺子。我们遵照习书记指示,给部队干休所、离退休的老同志专门供应饺子粉。习书记要求我们把这些工作形成好传统,持续下去。

   1996年,台海举行演习,习书记带领市委几位领导同志一起去慰问部队,还带了“犒军”的礼物——猪肉。我是工作人员,也跟着一起去了。后来,我被评为支前拥军先进个人。其实,我能拿到这个先进,不仅仅是因为这一次的工作,而是因为在习书记领导下,我一直按照他的要求,把部队的副食品供应工作做得很扎实。

   习书记也一直关心学生食堂的伙食,要求我们对大专院校实行特殊供应。市场上,有的菜比较贵,我们就通过一些特殊渠道专门给各大院校分配。学生们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而且体力和脑力消耗都比较大,习书记指示一定要保证他们的肉类供应。

   采访组:您编写《福州风味小吃》这本书,得到了习近平同志的肯定和支持。请您讲一讲这本书编写和出版的过程。

   胡冀闽:1992年,习书记在福州领导举办了首届工艺美术节,各地客商蜂拥而至。他一贯反对铺张浪费、大吃大喝,就想出一个两全其美的好办法——用福州本地的风味小吃接待客人,这样既经济又好吃。这件事情就由我具体负责。实践证明,按照这种方法招待客人,效果非常好。最后我大致算了一笔账,每位客人的伙食标准也就30块钱,而且他们还都吃得很高兴,我们也借此机会推广了福州的风味小吃。

   后来,福建的老领导项南、林一心同志知道了这件事情,都很高兴,要求我把福州的风味小吃整理一下,编成一本书出版。书编好以后,林一心同志就把这件事跟习书记说了,让我把稿子送给习书记审阅。习书记看后也很高兴,让秘书给我回了一封信。信中说,习书记对我整理编辑福州风味小吃资料表示支持。他希望福州市烹饪学会继续整理、总结福州市饮食文化资料,挖掘、研究、广泛介绍福州特色菜,使之成为福州市的宣传品,成为福州重要的“财源”之一。

   这本书出版以后,大家对福州小吃了解得更全面了,也更加喜爱了。福州市甚至省里的接待办都经常用福州小吃,比如太平燕、鱼丸、锅边、芋泥等招待客人。这里面没有山珍海味,都是我们福州老百姓千百年来琢磨出来的最精致、最好吃的东西,是真正的“福州味道”。是习书记当年想出的好办法,让“福州小吃”走上款待客人的餐桌,大放异彩。

   采访组:习近平同志在福建省工作期间,部署了综合治理餐桌污染工作。请您简要谈谈这项工作对福州市的影响。

   胡冀闽:习书记到省里工作以后,我还在市财贸委工作,任副主任。综合治理餐桌污染,是习书记任省长之后提出来的一项工作,出发点就是保障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福建省对这项工作很重视,福州市财贸委按照省政府要求,从那时起就专门在批发市场增设了蔬菜农药残留的检测步骤,还开展了“放心店”评选。

   采访组:请谈谈您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学习的感想和体会。

   胡冀闽: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治国理政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一系列重要举措,我们都认真学习贯彻。我觉得,习近平总书记的治国理政思想和他在主政福州市、主政福建省时期的一系列执政理念是一脉相承的。直到现在,福州市还受益于他20多年前制定的一系列规划。

   习近平总书记一如既往关心民生问题,关注贫困地区发展,这让我们倍感亲切。他从普通知青到村支书,到县、市、省、中央担任领导职务,是从基层一步一步干起来的,这是他执政为民的一个天然优势。他了解民情、体察民意,他的初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就能更充分地与他的实际工作结合起来。

   我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的工作实践以及自己学习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的体会,总结了四句话:“一餐一饭系心间,一举一动为人民。不忘初心得始终,带领军民共筑梦。”

   《道德经》中说:“治大国若烹小鲜。”从关心老百姓的一餐一饭、柴米油盐酱醋茶,到治理一个大国的内政、外交、国防,对习近平总书记来说,其实都是一个目标,那就是让人民生活得更好。这是他带领全国人民努力奋斗的动力源泉。